我们常常听到许多朋友在与孩子交流中经常使用逆耳的“忠言”。比如:“小讨厌鬼,你现在不好好学习,将来讨饭去啊!”“你要是再不听话就给我滚!”
(孩子:)“你烦不烦哪?你要是少吵一点,我早就好了。”(妈妈:)“我怎么吵了?你怎么那么没良心?要是听我的你根本不会生病。”
类似这样的话很多,是不是都利于病呢?事实上,家庭中的争吵,大多数是由于双方使用尖刻语言造成的。亲子关系紧张也是如此。然而,家长却说:“我是为了他好才这样说的。”
“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这句话我信了20多年,记得早在中学一年级时,在日记本中就记下了这句话。可是后来我发现,在与人交往中直来直去,本着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态度,经常得罪人,觉得挺委屈的,好心不得好报。别人说我是刀子嘴豆腐心,自己还当优点。后来,发现苦药片用糖衣包上,变成了糖衣药片,好咽多了—原来良药可以不苦口。
不仅良药可以不苦口,忠言也可以不逆耳,而且更利于行。人的心理容易接受肯定、赞美、欣赏的信息,排斥否定、批评、讽刺、挖苦的信号。现代亲子教育需要思考:良药如何不苦口?忠言如何不逆耳?
同样的话,换个说法,效果却截然不同。比如,上面几个例子可以这样换个说法:
“儿子,你说什么?你将来要为中国人争口气?太好了!妈妈相信你!妈妈帮你加油!”
“都怪我没耐心,没照顾好你,真是对不起!我现在只是希望你早点好起来。”
无数实例证明:抱怨,是疏离感情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的催化剂;尖刻的语言,是刺向心灵的毒箭。如果家长能够明白不同的语言产生不同的作用,就会在意自己所说的话了。
生活中与我们最亲密的是家人,而人们往往却最容易忽视对待家人的态度,伤害最亲近的人。希望家长们引起警惕,通过爱的语言,让孩子感觉到支持、信任、肯定、欣赏。
- 肺支原体感染怎么治疗_肺炎支原
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肺炎支原体感染常见于青少年儿童,尤其是免疫力较为低下的儿童。对此,不少爸爸妈...
- 鸡蛋炖粉皮的做法大全家常_河南
鸡蛋焖粉皮的做法鸡蛋和粉皮的搭配会碰撞出怎样的美食?对于粉皮有特殊喜好的南方人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美食,...
- 国家免费疫苗接种表|儿童疫苗接
疫苗接种时间表宝宝出生后,身体各器官系统还没发育好,抵抗力就比较差。为了让宝宝具备对抗某些传染性比较...
- 自制剁辣椒的做法,剁辣椒的做法
剁辣椒的做法在做剁辣椒之前,我们必须要先挑选好新鲜的红辣椒或者是青小尖椒。 然后要准备好用于制作剁辣...
- 女孩现代抓周物品清单八样及寓
抓周虽然是古代的一种习俗,但是延续到现如今仍然随处可见,虽然有些家长认为这也是迷信,不过仍然...







